(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钢在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钢产业,目前非钢产业主要业务分为矿产资源、建筑与房地产、气体制造、物流运输、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五大板块。近年来,非钢子公司在充分发挥好对钢铁主业和工程建设的支撑、服务作用的同时,大力拓展外部市场,非钢销售收入比重逐年上升。2012年重钢实现销售收入259.16亿元,其中非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7.28亿元(汇总),占重钢销售收入(汇总)290.3亿元的33.51%,非钢产业实现利润40993万元。
一、重钢相关非钢产业基本情况
(一)矿产资源业
重钢矿业有限公司是重钢钢铁主业的原料和溶剂供应基地之一,具有年产钒钛铁矿石原矿450万吨、钒钛铁精矿160万吨、钒钛球团矿100万吨、钛精矿15万吨、铁矿石25万吨、石灰石100万吨、白云石100万吨、冶金石灰87万吨、轻烧白云石30万吨、耐火材料3.5万吨的能力。2012年重钢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3.17亿元,销售收入20.84亿元。
(二)建设与房地产业
1. 重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等五个壹级资质,以及公路、桥梁、装饰、电力、矿山等多个施工二、三级总承包及专业承包资质,拥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压力管道施工、起重设备安装等多项特种作业专业许可证。目前是西南最大的钢结构加工企业,拥有长寿晏家、长寿江南、大渡口三个钢结构加工基地,加工厂房面积8万余m2,有多条轻、重型钢结构生产线及钢产品制造线,钢材深加工及钢结构产能达到50万吨/年规模,拥有先进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一大批专业钢结构人才,在建造钢结构厂房、工业生产线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重钢、攀成钢、昆钢等大型冶金建设工程,尤其是承担了重钢环保搬迁近50亿元的工程项目;承建了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万州万安大桥、广西百色拉域大桥、重庆轻轨、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市政工程;渝长、渝合高速公路、双桥区公路、铜陶路等为代表的公路工程;重庆康定大厦、朵力名都等民用建筑工程;重庆同兴和山东临沂垃圾焚烧处理厂、长生桥污水处理工程等环保工程。所承建的工程相继获得“中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奖”、“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重庆市巴渝杯优质工程奖”、“重庆市市政工程金杯奖”、“重庆市优质结构工程奖”等荣誉称号。2012年重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5.85亿元。
2. 重钢朵力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一级开发企业,2012年末公司总资产14.58亿元,已累计开发建成9个商品住宅小区及其它项目,建筑面积367万㎡。现正在开发建设朵力·半岛香颂(二期)、朵力·江畔、朵力·品道3个住宅小区,建筑面积43万㎡。待开发项目3个,建筑面积约84万㎡。朵力品牌为重庆市著名商标,名列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27位。开发的朵力.尚美国际荣获中国住交会授予的“中国名盘”称号。2012年重钢朵力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销售收入6.13亿元。
3. 重钢设计院以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勘察为主业的国家甲级设计院,经营范围涉及冶金、环保、建筑、市政等领域。拥有冶金全行业、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环境卫生工程、工程咨询、建筑智能化、工程勘察等9项甲级资质,拥有新能源发电、大气污染防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市政行业、测绘等乙级资质及城市规划和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等。
近年来,重钢设计院完成各类工程项目数千项,其中80多个项目获国家、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设计奖、优秀工程咨询奖和优秀勘察奖,获得二十多项国家专利。2012年重钢设计院完成销售收入2.74亿元。
4. 重庆三环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具有工程建设监理甲级资质(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冶炼工程)、设备监理甲级资质、造价咨询甲级资质、造价咨询司法鉴定甲级资质、招标代理甲级资质和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乙级资质的工程项目咨询服务公司,能按照行业标准和惯例,提供工程监理、设备监造、造价咨询、招标代理服务工作。多年来,三环监理公司全面承担了重钢环保搬迁300多亿元项目的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作;在重庆、广东、云南、山东、四川、福建及新疆等地承担了一大批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均实现了质量、进度、投资控制与环境、安全的统一,赢得了业主和各界朋友的信任和赞赏。
(三)气体制造
重庆朝阳气体有限公司装备了
(四)物流运输
重庆新港装卸运输有限公司、重庆新港长龙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现有5个码头,具备年装卸集装箱3万标箱,件杂货等散货480万吨的吞吐能力。2012年,完成装卸集装箱8399标箱,件杂货等散货吞吐量29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800万元。
(五)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
重钢产业有限公司是重钢集团冶炼渣综合利用的单位,其装备主要有“钢渣热泼处理线一条(设计年处理钢渣37万吨)和钢渣热焖处理线两条(设计年处理钢渣分别为34万吨、54万吨)”进行含铁资源的回收。2012年重钢产业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5亿元。
二、非钢产业管理经验及体会、改革措施
重钢实行的是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作为投资中心和资本经营中心,子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子公司下属单位作为成本中心。子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竞争主体。
近年来,重钢深化改革,根据发展核心竞争能力,集中力量,突出发展钢铁主业,对与钢铁主业关联度大且联系紧密的企业,与钢铁主业整合(2010年电子公司已整合,2011年运输公司、三峰工业公司已委托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对与钢铁主业关联度不大、有一定市场发展前景的企业,实施非国有改制,独立走向社会发展;对资产质量差、无市场竞争能力的单位,采取关闭破产的改革措施;对合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且有发展前景和优势的企业,在各方面创造条件支持其发展。通过改革调整,实现钢铁主业快速发展,多种经营收缩战线,重点发展有基础、有优势和前景的非钢产业。
重钢大部分非钢子公司围绕钢铁主业,积极做好为钢铁主业保产保供和服务工作,在钢铁主业发展的同时,也相应的带动了非钢子公司的发展。特别是重钢实施的环保搬迁工程,给相关非钢子公司带来了机遇,其业务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即锻炼了队伍,又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重钢非钢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处于不断的发展壮大之中,其中矿产资源业、建设与房地产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业绩。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由于钢材价格低迷,而铁矿石、焦煤等原燃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钢铁行业处于“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甚至亏损的局面。但由于重钢非钢子公司的发展,从2009年以来,重钢的利润主要来源于非钢产业子公司。
三、“十二五”非钢产业的发展思路
非钢产业作为重钢总体经济运行和利润的重要支撑,要不拘一格,大力招商引资,强化对外合作,推进主业非钢协调快速发展,加快形成“一业为主、资源优先、择重突破、转型发展”的产业格局,即坚持发展钢铁主业、优先抓好资源开发、转型升级创新突破、效益为重多业并举的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结合产业经济政策及外围环境变化等综合因素,要认真分析研究其它非钢子公司的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重点支持有效益、有发展前景非钢子公司加速发展,尤其是对销售收入上一定规模、利润指标上一定台阶、对重钢总体发展支撑明显的子公司要重点扶持做优做好。在重点发展矿产资源业的同时,鼓励建设与房地产、气体制造、物流运输、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板块抓住时机继续加快发展步伐,实现营业规模和利润指标的再突破。逐渐形成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壮大非钢产业总体竞争实力,支撑重钢整体的经济运行。
四、“十二五”重钢非钢产业规划发展目标
重钢集团“十二五”期间,非钢产业继续拓展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支持发展潜力大的建筑与房地产、气体制造、现代物流、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非钢产业的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期末非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以上。
(一)矿产资源业
矿业有限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将依托既有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力争形成铁矿石生产和供应基地、煤矿供应、优质石灰石、白云石等冶金辅料生产供应基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现钒、钛资源综合回收、高效利用,突破高磷铁矿脱磷技术难题;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传统矿山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将实现年产铁精矿415万吨、钛精矿54万吨、球团矿520万吨,实现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突破,形成100万吨/年DRI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7亿元。
(二)建设与房地产业
1. 建设工程公司“十二五”期间,继续以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钢结构及钢材深加工产业为主营业务,重点实施“钢结构住宅集成体系及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预计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2. 朵力房地产公司“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坚持“市场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管理思路,主要依靠成本控制单轮驱动发展基础上,转向依靠规模扩展、控制成本、转型升级三轮驱动的发展道路。重点关注重庆市大渡口区建设和重钢老厂区的开发,积极参与竞争,力争“十二五”末期实现年营业收入15亿元以上。
3. 设计院作为重庆市大渡口区唯一的一家知识密集型甲级设计院,以重庆市为依托,力争“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
4. 三环监理公司“十二五”末,把公司建设成国内一流综合性咨询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00万元。
(三)气体制造
朝阳气体公司“十二五”期间实施“钢铁主线保产保供、巩固扩大外部市场中传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研发推广新产品实现差异化营销、适时进军气体投资领域、走企业内涵式发展道路”五大战略任务,完善两个基地建设并成功运营——长寿制气基地为钢铁主线保产保供,建桥制气基地逐步发展成为以医用氧、高附加值产品(特气、标准气、电子气等)为核心竞争产品的对外销售中心。发展项目包括在建桥C区建设第二套、第三套空分装置,并在多家大型客户供气站建设制氧站,同时加大超纯气、电子气等特气研发。 “十二五”末,朝阳气体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
(四)物流运输
利用重庆新港装卸运输有限公司、重庆新港长龙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现有5个码头的能力,继续“保障重钢,服务社会”,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4万标箱,件杂货年吞吐能力达到400万吨的发展目标。
(五)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
产业有限公司继续探索钢渣、转炉除尘灰、高炉除尘灰等冶金废弃物的深度处理和高效利用。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目标。
附件1
重钢建设公司非钢产业大会交流资料
(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重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综合型、多元化经营的建筑安装企业,注册资本金2亿元,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
(一)企业历史源革
重庆钢铁是一家有着120余年历史“百年老店”,追根溯源,重钢建设公司也已有60余载历史,其前身为重庆钢铁公司修配安装部(1959年成立),主要从事重钢内部的检修安装任务,历经重钢检修安装部、重钢修建部等数次更名和发展变迁,1996年,正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制公司,成立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通过重钢100万吨铁系统改造、300万吨技改工程等一系列项目的砺炼,伴随着重钢集团的发展,公司逐渐成长为业务涵盖市政设施、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建设的综合型建筑施工承包企业,特别是通过重钢650万吨产能环保搬迁项目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机遇的磨砺,企业实力大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已成为重庆市知名的大型建筑企业之一。
(二)企业资质
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等五个国家壹级施工资质,以及公路、桥梁、装饰、电力、矿山等多个施工二、三级总承包及专业承包资质,拥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压力管道施工、起重设备安装等多项特种作业专业许可证。
公司主要承接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化工、钢结构、机电安装、道路桥梁、特种设备安装、压力容器制造、压力管道安装等专业领域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业务。
(三)企业实力
公司拥有一支优秀、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及经营管理团队,拥有注册建造师、造价师、安全师、高级工程师等各类高级人才200人,各类管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及人才700余人,拥有一支3000余人的专业维护检修队伍(主要服务于重钢、中铝重庆公司等企业)。
公司拥有资质相匹配的装备实力,有进口和国产的各类先进、大型的推、挖、吊、运设备及钢结构生产线、金属表面处理,焊接设备,混凝土搅拌站、运输、泵送设备。
公司拥有占地共500余亩,西部领先的专业化钢结构生产、钢材配送基地,布局了多条轻钢、重钢、钢格板、钢材预处理生产线,拥有先进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一大批专业钢结构人才,在建造钢结构厂房、工业生产线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四)近年来所取得的业绩
1. 冶金工程项目方面
先后承担了重钢、攀成钢、昆钢、河北沧州石灰窑竖炉技改等冶金建设工程。在重钢老区先后承担了
2. 房屋建筑方面
主要代表业绩有:康定大厦、朵力名都一期、二期、三期、朵力尚美国际、绿湾相国苑、东方港湾、市人事局“世纪花园”、大学城一中、江北星光小学、民安华福公租房、朵力六号原舍、朵力半岛香颂、朵力品道、重庆民安华福公租房、重庆金凤公租房等项目。
3. 市政及道路工程方面:
主要承担了长江鹅公岩大桥、万州长江万安大桥、广西百色拉域大桥、丰都新县城管网、重庆轻轨PC梁、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渝长高速公司、渝合高速公路、中铝重庆氧化铝采矿区公路、双桥青春青龙路、九龙坡铜陶路等工程。尤其是2011年12月入驻重庆最大的开发区--两江新区以来,以“两江速度”三个月时间建成了两江新区商用飞机装备基地,为实现“重庆造”飞机的起飞做出重钢建设应有的贡献;同时快速推进了两江新区的两江大道、中钢物流、霍尼韦尔、龙羽、盛唐路等工程项目建设,其优质、高效的服务,优秀的管理团队受到业主的高度赞誉,目前在重庆两江新区的工程合同造价已逾十亿元。
4. 环保及能源工程方面
主要承担了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山东临沂垃圾焚烧发电厂、成都九江垃圾发电厂、重庆丰盛垃圾发电厂、重钢新区CCPP-CDP发电厂、重钢新区余热发电、长生桥污水处理工程、重钢新区焦化厂脱硫脱氰工程等项目。
5. 钢结构工程方面
承担了大量的工业、市政、能源、环保项目的钢结构工程,其中如鹅公岩大桥、万州长江万安大桥、重钢冶金项目等。除此以外,还在市场上承担了大量以钢结构为主的工业与民建项目,如重庆ABB变压器绝缘中心、重庆李尔长安、重庆三峡油漆、东方锅炉钢结构(建设公司曾是东锅的战略配套商,承接了大量的钢结构项目)、玖龙纸业、重庆新格、两江霍尼韦尔、山鹰项目、中钢物流等项目,
在钢材深加工、轻轨PC梁制造和冶金设备检修方面,已有多项独有的制造技术、专利技术和技术秘密。其中,“炼铁高炉闷炉检修技术”,“无焊马拼装工艺及预置反变形焊接技术”、“焊接修复金属缺陷方法”、“PC梁制造延续蒸养技术(工艺)”等专利技术都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五)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近年来,建设公司承建的工程相继获得“中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奖、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重庆市巴渝杯优质工程奖、重庆市市政工程金杯奖、重庆市优质结构工程奖等奖项,保持了“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建筑业先进企业、重庆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重庆市质量效益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六)企业发展目标及方向
建设公司原是围绕重钢钢铁主业的一个维护检修子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年销售收入30亿元的建筑安装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优化市场结构、搞活机制、规范管理为基础,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树立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公司力争在 “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综合型、多元化经营的建筑安装企业。重点产业主要为:建筑安装、钢结构及钢材深加工、维护检修、房地产等领域。
1. 建筑安装以传统施工承包业务为基础,逐步向BT、设计施工总承包类高端市场拓展。力争在 “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
2. 在钢结构及钢材深加工方面,公司拟在现有规模和产品结构的基础上,着手“住宅钢结构”、“工业与民用钢结构标准化产品”、“空间钢结构”、“非标设备钢结构”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计划在现有5万吨/年规模上再增加10万吨/年的钢结构产能。力争在 “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
3.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通过联合开发与重钢老厂区的房地产开发方式,力争在 “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
4. 在维护检修方面,继续做好重钢钢铁生产线的维护检修,力争在 “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附件2:
加强成本管控 提升经济效益
——重钢朵力房地产公司非钢产业大会交流资料
(一)公司基本情况
重庆钢铁集团朵力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重钢房屋建筑管理处。1992年10月,成立重钢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并继续保留重钢房屋建筑管理处职能,2002年11月,公司进行资产债务重组并更名为重庆钢铁集团朵力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重钢集团控股子公司。公司于2010年10月在重庆股份交易中心(ΟΤC市场)挂牌,现有总股份33218.02万股,重钢占71.24%。目前,公司为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
公司主要有四方面工作:1、房地产开发主业;2、物业管理服务;3、代重钢集团公司承担职工住宅、大渡口区域集体宿舍及大学生宿舍和长寿铁合金厂职工住宅的维修管理;4、代集团公司管理长寿江南新区办公后勤设施建设。
公司下设11个部门、3个项目部、1个全资子公司:重庆朵力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一级资质),1个项目公司:重庆城康实业有限公司。现有正式职工231人,平均年龄40岁。
(二)公司近年来取得的进步
公司以市场化、精细化、标准化为成本管控核心要求,着力推进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控模式创新,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近年来,公司效益持续增长,生产能力大幅释放,项目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十五”末期的2005年,公司利润仅242万余元,到2012年利润已达11195万元,利润贡献在重钢集团各子公司中排名第二。
1. 公司效益逐年提高
2012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303万元,利润11195万元,均创公司历史最好成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提高,2010年~2012年均保持在10%以上,2012年为14.85%,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高于沪深A股房地产企业2012年度的平均水平。
2. 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公司在人员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劳动效率逐年攀升。2012年在建面积比“十五”年均在建面积增长3.68倍,比“十一五” 年均在建面积增长1.74倍;2012年人均在建面积比“十五”年人均在建面积增长5.78倍,比“十一五”年人均在建面积增长1.66倍。目前,公司已经具备年在建面积100万㎡的生产能力。
3. 项目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公司首次运用成本管控新模式的朵力·尚美国际,总体销售利润率较以往开发项目提高11个百分点。后续项目朵力·6号原舍在成本控制上更进一步,单方成本控制目标降低12.81%,其中单方动态成本为0.92%,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
4. 社会效益显著
持续回报股东,“十一五”至2012年,累计向股东分红0.57元/股。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公司税收贡献持续增长。2010年以来,公司缴纳的地方税收每年增长1000万元以上,成为重庆市大渡口区纳税企业前五强。
5. 企业形象得到提升
公司开发项目均创重庆市三峡杯优质工程结构奖,开发产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业主满意度持续提高,已购房业主的资产增值得到保障。公司在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上持续提高。同时,公司于
(三)主要做法
公司确立并坚持市场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管理思路,并加以贯彻执行到位。公司围绕获取土地、项目定位、项目设计、工程建设、市场营销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流程强化市场理念、规范运作和精细管控,特别在项目的成本管理方面尤显突出。
1. 明确了以成本预算标准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管控模式创新工作思路
预算管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实施中有效控制成本、实现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的重要途径,项目管理已逐渐地从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的动态管理模式转变。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便于项目分析,发现问题,研究可行性对策,规避市场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目标利润的顺利实现。
2. 创建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计划及估(概、预)算成本模板
一是根据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产品成本费用会计核算的规定确定一级科目,对全部成本构成进行全盘的考虑和测算。
二是根据开发流程各环节工作内容设立二级科目,并以经济合同(分包内容)为主线分解二级科目,形成三、四级科目,分解子项161项。
三是明确了项目成本预算编制的阶段要求,根据房地产开发项目购地、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三个重点阶段分别形成公司投资计划及成本计划,即购地阶段的项目投资计划及估算成本版,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审批后的投资计划及概算成本版,项目施工图通过审查后的投资计划及预算成本版(执行版)。
四是确定了科学的项目成本预算编制方法。参照市场行情、行业内标杆企业的先进指标,以及公司历史经验数据等开展成本预算编制。设计制作了项目成本标准化模块(包括12张表格),包括主要技术指标、土地费、直接费、间接费、期间费用测算、总成本、单方成本测算、销售收入、税金、损益测算、销售回款、动态利息计划等。
3. 按市场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思路和要求实施流程再造
公司强化和提升内部管理,梳理开发全流程,重点控制设计、招投标、现场施工、结算以及物资采供环节,形成标准、建立模块、完善制度。
一是抓设计环节成本控制。一个项目在设计阶段形成的成本占项目总建安成本的95%左右。因此,设计环节是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从建筑布局、平面设计、功能组织等方面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注重合理性,经济性,在控制成本目标内,通过优化、细化来提升产品的品质,保持同成本情况下的高品质,同品质下的低成本。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强化设计的优化、细化和深化,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建立了方案、初设、施工图图审制度,重点关注单位面积钢筋含量、户型面积比例、公摊系数等成本影响关键指标,形成了公司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暖通设计等专业的《设计指引》。
二是抓招投标环节成本控制。以预算成本、市场成本为纲,坚持招标前的图审环节、招标技术要求内容的论证及评估工作;坚持设计没完成、图纸不齐、预算没完成绝对不招标;坚持比价招标、比价采购、图纸总价包干等有效成本控制方式;坚持市场发现价值、扩大公招范围制度;坚持细分专业招标,充分挖掘成本价值。建立了标准化招标的招标范围及技术要求模式。根据工程专业及标段划分的部署安排,理顺各标段、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完善、修改、整理招标范围和技术要求,酝酿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准确、清晰的招标范围及技术要求的标准框架模式。完善了公司招标流程管理制度。强化公司归口管理,确定招标条件(单个项目超过30万元的必须进行招标),拟定招标前、招标中、招标后各环节工作要求,以及引入监督机制等。
三是抓现场环节成本控制。坚持和强化施工过程中施工图会审等制度,确保技术、工程组织等问题和矛盾在实施前得以明确和解决。规范施工过程的变更和收方、签证的流程化和标准化管理,明确工作要求、审批权限、审批时限等。形成了开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健全了项目成本月度分析例会工作机制,定期分析工程成本,建立了“一单一算”、“一月一清”的成本过程控制工作方式。
四是抓结算环节成本控制。规范了结算资料、签证资料,明确计量方式和定额套用标准,强化工程结算控制。确定了结算环节的流程、标准及要求。形成工程结算管理制度。建立了开发项目后评价机制,形成项目后评价模板。
五是抓物资采供成本控制。根据工程进度合理组织采购供应,减少物资资金积压。同时,严格按照计划控制总量和进度供应,决不超供。强化乙供材核价和验收管理,保质量、降成本,严格执行“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原则。形成了工程项目询价、核价、采购管理办法。完善了甲供钢筋管理细则,甲供物资管理办法。建立了乙供物资核价管理办法。
以成本预算标准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管控模式的建立,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计划管理机制的建立(项目关键节点计划、投资和预算成本计划、资金计划、营销计划、甲供主要材料计划以及由此扩展和深化的各个专业计划、细分计划构成开发项目的计划网络),再辅以配套奖罚考核和公司“执行文化”的落实,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高效兑现。